IT版《奋斗》
原文是我发在豆瓣上的书评
一年多前,我到一位朋友家作客,当时电视正在播电视剧《奋斗》,看了半集我问我朋友,这片子有什么好看么,而我朋友则一面严肃的表情说,你不懂,这片子特励志,不是你这种90后理解得来的。
一年后,我再次拜访这位朋友,他依然是无业流民,每天过着睡觉-上网-看电视-睡觉的生活,还时不时跟我抱怨说,为什么别人刚毕业就有奥迪A6开,老爸一给就是两百万,用的诺基亚8800,都怪我爸妈不努力呀。
我听完,心中满是唏嘘,心想,你要是一年前真的开始努力奋斗,现在恐怕也不必落得如斯田地了。
同样地,适逢计算机专业成为最难就业专业,高校里有不知多少为仕途忧虑、对未来毫无概念的计算机专业学生,然后恰好这本书就出现了(这个时机决定了它必然是一本畅销书),那些迷惘的学生肯定是迫不及待地订购了一本,然后看到书上那些成功的学长学姐们,满腔的热血都被激发了,心中暗下目标,将来也要成为一只“小小鸟”,入主google,差一点的也要去个微软研究院什么的。
可是当他们实践起来的时候,才发现行动起来是如此的难,少了老师的填鸭,几乎任何事情都寸步难移了:什么c/c++、java一点不会(老师还没教会我呢),装个linux难得要死(之前我都是用windows的),搭个web服务器居然不能点鼠标来设置(linux的编辑器连鼠标都没有,天哪)。。。一次次尝试之后,他们开始受挫,几天之后,他们放弃了,心想,都怪这本书,害我一时激动白费了那么多努力,维持现状不就够了,拿到文凭不就行了,折腾那么多干嘛?
励志形式的题材总会给人一种错觉,就是它们都把未来描绘得太美好了:那些读书的年轻人们,那些单纯而浮躁的年轻人们,一心只想着也给自己创造一个美好的未来,却对得到一个好的结果所要付出的代价和努力知之甚少,甚至充耳不闻。
不去思考自身的困境,单凭一本两本书,一部两部电视剧,希望从中得到启发,让自己脱胎换骨,那无异是痴人说梦;
即便你真的能排除思想上的障碍,将计划付诸行动,在过个程中,也有无数这样那样的困难,挡住你前进的道路——这是一个漫长而艰苦的过程,决不是一时意气就能坚持下来的。
你要做的,不是看几本励志书,或者重温几部像《奋斗》那样的片子,又或者跑到小组上问像“学c++该看什么书“之类的蠢问题,而是把你脑子中那点渴望不劳而获的思想赶跑,把你从小到大养成的无须思考、等待答案的填鸭式教育带来的坏习惯改掉,然后,也是最最重要的——开始做实事,这就够了。
看到满版评论都在为这本书喝彩,看到不少朋友立志成为“小小鸟”,我忽然有种毛骨悚然的感觉;我不知道出版社出版这样一本畅销书意义何在,也不知道出版社何故要给这样一本本该是普普通通的、分享经验的书加上诸如“大学必读”、“指路书”之类的光环,更不必说在评论后面被我删除了的、由该出版社营销人员留下的上百个无意义回复。
或许浮躁的不止是那些没有方向感的学生,而是整个业界,乃至整个社会,都是如此的迫不及待地,渴望得到那些“随手可得”的成功。
- 无匹配
2009年10月26日 04:59
其实最该说的是 在获得属于自己成功前的不懈坚持~